2022年,合肥在生态环境治理和改善方面的成绩不断创下新高,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。
2023年,合肥将加强自然和生态环境保护,空气质量稳定保持国家二级标准,优良天数比率85%,地表水国考断面全部达标,水质优良率85%,巢湖水质稳定保持Ⅳ类,一级保护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100%……一系列举措让合肥天更蓝、山更绿、水更清。
关键词:蓝天、碧水、净土 打好蓝天、碧水、净土保卫战,建设国家“无废城市”
生态建设,功在当代,利在千秋。2023年,在生态环境保护的进程中,无论是治气、治水抑或是治土,合肥都表现出了它独特的前瞻性。
合肥将继续打好蓝天保卫战,实施重污染天气消除、臭氧污染防治、柴油货车污染治理、扬尘污染减少四大攻坚行动。
打好碧水保卫战,开展水环境大排查大整治,分类整治河湖排污口,加强饮用水源保护,动态清除县城、农村黑臭水体。
打好净土保卫战,深入开展“绿盾”专项行动,完成马合钢片区80%污染地块修复。强化危废、化学品、重金属、辐射等环境风险防控,建设国家“无废城市”。
关键词:自然生态保护
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,让巢湖成为“家门口最好的生态产品”
大自然中,万物可爱,它们与我们的生存与发展息息相关,唇齿相依。保护大自然的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的完整,应该就像保护我们自己的眼睛一样。
去年,合肥获得了一项国际荣誉——“国际湿地城市”。去年环巢湖也第一次开展全面性专业性的生物多样性调查。去年巢湖的鸟类更是创下了历史新纪录。
2023年,合肥将强化自然保护地生态环境监管,印发《合肥市自然保护地2023年生态环境监管工作实施方案》,压实自然保护地生态环境监管责任。
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,落实《关于进一步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实施意见》,推动开展重点区域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。打响“国际湿地城市”品牌,持续提升巢湖生态原真性和生物多样性,让巢湖成为“家门口最好的生态产品”。
加强生态保护红线监管,严格遵守安徽省生态保护红线管理规定,建立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平台,加强监督管理。积极创建“两山”理念实践创新基地,推动更多县区争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。
关键词:科技、双碳
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,实施“双碳”战略
生态环境的监测和治理都离不开科技的赋能。2023年,合肥将加强生态环境科技支撑,推动环境管理全业务“数智转型”,提升信息化、数字化、智能化监管水平。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,开展排污许可深度提质增效行动,提高证后监管效率,健全以排污许可制为核心的固定污染源监管制度体系。
推动实施“双碳”战略,实施“碳达峰十大行动”,加快园区循环化改造,争创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、绿色产业示范基地。规划建设环巢湖零碳示范区,完成低碳试点城市建设评估。评选一批企业、园区、社区、个人等绿色低碳典型案例,倡导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。
开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,创新绿色金融产品,支持中国环境谷、国际环保科技园建设,做大做强节能环保产业。深入开展城乡建设绿色发展试点,新增装配式建筑1500万平方米,公共交通新能源车辆占比80%以上。
关键词:全民参与
加大宣传力度,构建全民参与体系
生态环境的保护离不开每一个合肥人的参与和行动。2023年,合肥将加大环境宣传教育力度,举办“六五”环境日、国际生物多样性日、全国低碳日等主题宣传活动,广泛传播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。讲好合肥环保故事,扩大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覆盖面,打造生态环境领域志愿服务品牌,构建全民参与环保行动体系。
合肥通客户端-合报全媒体记者 张梦怡
原标题:让巢湖成为“家门口 最好的生态产品”
2023年合肥打响“国际湿地城市”品牌
来源:合肥晚报
- 合肥地铁7号线一期预计2026年底开..
- 全球制造业盛会合肥启幕,大国重器与智..
- 合肥新地标!巢湖咏芳堤,9.31公里..
- 安徽煤矿事故造成7人不幸遇难
- 合肥:新小区交付超一半应召开首次业主..
- 合肥请您来,20万个岗位供您选
- 合肥123个小区有望获得2-4万元奖..
- 警惕!新型诈骗,合肥多人中招
- 约谈35人,关停机构22个!
- 合肥一、六、八中联招线公布!各高中录..
- 合肥一中学违规发布高考成绩被通报,教..
- 歌手李玟因患抑郁症身亡,盘点李玟的歌..
- 2023年合肥市市区普通高中录取最低..
- 2023年合肥市民营中小学入学登记入..
- 安徽合肥一厂房发生火灾,消防最新通报
- 重要,合肥将取消一、六、八联招
- 合肥72000余名考生今日高考
- 2023年度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..
- 2010年-2022年安徽省历年高考..
- 合肥最新通告:全域禁止违法焚烧!